每到节假日,鼓浪屿的居民就不得不面对一船船涌向小岛的游客
厦门网讯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詹文崔晓旭/文吴晓平/图)“人口减法”背后,最直接的,是鼓浪屿居民的无奈。
昨日本报“反思鼓浪屿之人口减法”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通过本报热线968801或者邮箱发声。
一位居民,10年前搬出鼓浪屿。至今她还清晰记得,搬家那天,在小岛生活了70多年的奶奶,竟然哭了。老人本以为,会在鼓浪屿生活一辈子。
这位居民知道奶奶有个心愿,希望能重回鼓浪屿,在那落叶归根。
重返鼓浪屿,重建鼓浪屿的人文社区,这背后,任重道远。
留守者说要不要搬出岛我犹豫了好几年
诗人舒婷: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不便利,鼓浪屿的居民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龄化,我们还固守在小岛上。
网友“小虫子爱吃草”:我也是鼓浪屿居民,还留守小岛。说真的,还继续坚持住在鼓浪屿的居民已经很少了。
去年,我翻看诗人舒婷的书《真水无香》,写的就是鼓浪屿,当时边看边哭,太有感触了。她写的就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鼓浪屿。但现在,已经完全不是那个样子了。我们这些老居民只能靠回忆,去寻找鼓浪屿曾经的记忆。
居民陈阿姨:我还坚持住在鼓浪屿。前几年一直在犹豫,继续住在鼓浪屿还是跟周围邻居一样搬到厦门岛?前后犹豫了好几年,现在没办法了,只能继续留守这个不方便的小岛。因为现在,厦门岛内的房价太贵了,买不起新房,就算想搬都搬不了。
鼓浪屿居民徐微:我在厦门岛内上班,每天下班后,要搭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轮渡。回家之前,我都会先去一趟菜市场,买好菜和水果,再回鼓浪屿。
你看,我现在出门都是随身带一个有轮子的小推车,鼓浪屿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这样的小推车。
没办法,鼓浪屿虽然还有一个菜市场,但品种太少,而且价格涨了很多。这两年,游客多了,物价也不断上涨,算下来,每个月的生活成本要比厦门岛内高三四百元。
名人老的老,走的走,剩下没几个
居民“快乐就好”:作为一个鼓浪屿居民,真是太无奈。这个沉淀百年的小岛,如今早已变味,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鼓浪屿。随之而来的是鼓浪屿居民的流失、艺术和各种文化的流失,剩下的只有人潮人海和满街摊贩、满地垃圾,悲哀!
小岛上,已经丝毫找不到以往的文化气息。她还叫鼓浪屿,但在现在的人和后人的眼中,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岛而已。50年或者100年以后,游客甚至不会想着去鼓浪屿了,因为没有什么再值得去寻找、发现了。
网友“三心两意”:以前,鼓浪屿有好多名人,如果按小岛面积来算,它估计是全国名人密度最大的一个地方。文化、艺术、医疗、教育、体育,各个方面的名人都很多,名气都很大。
但现在,名人们逝去的逝去了,老的老了,走的走了,剩下的没几个了。像舒婷这样,还坚守鼓浪屿的名人,已经很少了。没有了这些名人,鼓浪屿还如何继续保留它的文化艺术内涵?居民流失,名人流失,鼓浪屿就变成了空洞的鼓浪屿。
外迁者说好无奈奶奶哭着搬出鼓浪屿
网友“会飞的小狗”:我在鼓浪屿出生,在鼓浪屿度过童年,对于这个小岛,我有太多太多想说的话,却又说不出来。因为太爱它,所以对它很失望。
我高中时,全家人很无奈地全部搬迁到了厦门岛内,因为鼓浪屿的生活太不方便了。
搬家那天,我奶奶竟然哭了,她在岛上生活了70多年,她本来以为会永远住在鼓浪屿。这几年,老人家还一直很想念鼓浪屿,经常跟我们念叨,想回去,想回去,想在鼓浪屿落叶归根。可我们不敢让她回鼓浪屿住,岛上连个像样的医院都没有了,老人家身体不太好,万一有个不舒服,怎么办?
前段时间看新闻,才知道鼓浪屿很出名的书法家高怀去世了。这个94岁的书法名家,就因为岛上医疗条件不好,过轮渡送往厦门岛内救治时,被耽误了,不治而逝。奶奶看到这篇新闻,有好几天都没说话,她跟这位老书法家曾经是邻居。
期待恢复办学办医保障居民生活
市民“晶晶”:鼓浪屿首先要恢复办学,应该鼓励孩子到岛上上学。音乐学校不应该外迁,而是应该坚持在鼓浪屿继续办学,保证全部年段,哪怕只有几个学生。人民小学应该办得更有特色,而不是成为都是外来子弟的学校。
不仅仅是复办各类学校,鼓浪屿还要取缔野导。这个群体是最乱的群体,素质低、人员难管。
网友“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儿”:以前的鼓浪屿,虽然很小,但什么都有,各种居民所需要的设施都非常齐全。比如鼓浪屿的厦门市第二医院,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二院的肺科、泌尿肾脏科、妇产科等专科,名气相当大。在我们这些老鼓浪屿居民的记忆中,很多岛内的病人都慕名搭船到鼓浪屿看病。
要拯救鼓浪屿,就必须将破坏的这些生活配套设施恢复起来,学校、医院,这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居民生活有保障了,才有可能去恢复人文。
建议
政府必须要有作为了
鼓浪屿居民“快乐就好”:政府必须要有作为了,否则这样持续下去,鼓浪屿将会沦陷为一个形象越来越差的小岛。
作为小岛居民,我个人有几点建议。生活配套需政府重新引导跟上,好的学校、医院、商场,以保障居民、艺术家的生活需求,重塑人文社区。
同时,清理整顿商家、商贩,可规划鼓浪屿旅游中心或者是海洋文化休闲中心,集饮食、购物、展览于一体的商业中心,服务对象为游客。
此外,限制每天上岛游客数量,而不是游客多多益善。可实行通票制,通过提高票价调节游客量。百年文化沉淀的小岛的游客应是高素质的。
对于全国各地景区门票而言,鼓浪屿的还不算高。关键在于,鼓浪屿是否有这个吸引力,重塑人文社区,留住艺术家,限制上岛游客,归还一个清新、有文化气息、美丽的鼓浪屿。
每到节假日,鼓浪屿的居民就不得不面对一船船涌向小岛的游客
厦门网讯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詹文崔晓旭/文吴晓平/图)“人口减法”背后,最直接的,是鼓浪屿居民的无奈。
昨日本报“反思鼓浪屿之人口减法”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