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厦门景点> 文章内容

步出夏门行》:BR一组直接反映辽海社会生活的诗篇

※发布时间:2016-12-12 20:28:4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徐光荣

  在辽宁文学史册上,曹操北征乌桓写下的《步出夏门行》,是值得一书的一组直接反映辽海社会生活的诗篇。

  《步出夏门行》属乐府曲调歌词《相和歌·瑟调曲》。其“一艳”为前奏曲,其“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为正曲,五章组成一套大曲,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

  乌桓为东胡后裔,在两汉,他们对汉王朝时附时叛。东汉末年,在北平、辽西、辽东三郡之乌桓形成联盟,号称三郡乌桓,与曹魏形成对峙,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为了统一北方,消除北部边患,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部亲征乌桓,大破乌桓城(今辽宁兴城之西朝阳一带),九月,胜利班师,这组诗就写于班师归来途中。

  “观沧海”一章,写曹操北征归来至碣石东眺大海的感受,首两句以“纪行”起笔,通过“观”、“临”二字表达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基调。“水何”两句是俯瞰沧海,写其全貌。“树木”两句,是写山岛景物,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与耸峙的山岛,一动一静的鲜明对照,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也衬托出诗人此时畅朗的心情,为下文的想象埋下了伏笔。诗人此时心气高昂,与他征乌桓的胜利有直接关系。读序曲“艳”可知,出征前他的心情是“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将北征三镇乌丸,诸将皆曰:‘……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征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曹操当时的处境是,南有盘踞荆襄一带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勾结的乌桓,形势严峻。将征乌桓,部下担心刘表会使刘备乘隙袭击许昌。若舍而征南,则袁尚兄弟会凭借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谋士郭嘉认为刘表只是“坐谈客”,不能信用刘备,因而力谏北征。而曹操虽然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心犹难宁。所以即使取胜经辽西海滨碣石山时,初时仍“心惆怅我东海”。他是一边北征,一边提防南方形势之突变。

  “碣石”,《汉书·地理志》载:“右北平骊城县,大碣石山在西南”,骊城在今乐亭县,有人据此认为曹操北征乌桓时到过乐亭大碣石山而写此组诗。但这种设想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曹操接下去写的“冬十月”与“土不同”两章,都是入冬以后北方的冬景,地处山海关以北的辽宁入冬后才有“冰坚可蹈”的情状。山海关以南的乐亭季节变化毕竟要稍晚些。因此,我认为,孙丕任在《历代帝王诗选》中对“碣石”的注释较为可信:“另据考古新发现称,山海关外海中的姜女坟(在辽宁绥中县境内),即当时的碣石山。笔者以为此说可成立。《说文》:‘碣,特立之石也。’所传姜女石即为耸立海中的三座巨石,形状特异,启人遐思。临近姜女石的海岸上,近年发现两处秦汉宫殿遗址,规模宏大,构造复杂,居此凭栏观海,碣石在目,碣石在此,理所宜也。”

  当年曹操班师到碣石时,秦汉宫殿应在,他凭栏观海,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会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于是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丰富联想。全诗写观海时由近及远,极有层次,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尽传大海吞吐日月的浩大气势和诗人博大宏阔的胸怀。清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云:“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谢灵运)、宣城(谢朓);盛唐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诸公,搜抉灵奥,可谓至极。然不如曹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志殆不可及。”更有人将其“日月之行”二句称作写景的“千古名句”。因而,这首诗被诸多文学史家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名篇”。

  组诗的第二章“冬十月”,第三章“土不同”,描写曹操北征凯旋时,从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出发南归,途经辽河流域一大片土地所见的北国景物。“繁霜霏霏”,“鸿雁南飞”,农事已毕,商贾开始往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曹操虽在行伍之中,却在关注着黎民生计。这也符合曹操这一时期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倾向。从他存在的30余首诗作中,有许多首是直接呈示战乱之灾与民生疾苦的。“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动人肠。”(《蒿里》)集中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在“土不同”中,诗人写“流澌浮漂”、“锥不入地”、“水竭不流,冰坚可蹈”的隆冬,“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很欣赏这一点,他评曰:“‘土不同’即好勇疾贫乱者也之意,写得苍劲萧瑟。”(《古诗源》卷五)

  组诗的第四章“龟虽寿”,反映的是诗人曹操的人生观,写他年迈而雄心犹在,志在统一中国的抱负。这种抱负,诗人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先从两种动物起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必须奋发向上,才能有所作为,所以诗人以老骥自比,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其中“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更包含强烈的自强和乐观情绪,相信成败福祸并不都是由天神所保,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体现出作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夫之在《船山古诗评选》中说:此诗“未有海语,自有海情”。沈德潜也评论说:“盈缩之期,不独在天,言亦可造命也。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

推荐:

关键词:步出夏门行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