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厦门资讯> 文章内容

7月8日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微报(组图)

※发布时间:2019-7-9 4:21: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忙碌了大半年,给自己放个假吧!放下没有完成的工作,忘记没有解决的问题,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换上舒适的便装,出去走走,看看,逛逛,感受温暖的阳光,感觉生命的气息,放松的感觉让人快乐。一起了解下今天的文化旅游资讯。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检查指导临渭区田野文物工作】7月5日上午,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煜、文物科科长雷珺一行4人在临渭区博物馆(文物管理所)馆长李稳稳、副所长田力的陪同下对临渭区田野文物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检查组一行首先来到了渭南鼓楼的维修现场,听取施工单位对渭南鼓楼维修情况的介绍,并现场指导维修工作,随后检查组一行来到中国社科院北刘遗址考古,听取考古勘探技术员汇报近期勘探,分析遗址的基本情况,对标注的墓葬区、灰坑区等进行了解释。最后,一行人来到王劲哉故居抢修现场,询问抢修情况,并对抢修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对故居使用者存在的棘手问题也现场进行沟通解决。

  【展示古莘文旅资源 助推川陕客源互动——2019合阳文化旅游成都行】7月4日上午,在“金猪年 趣渭南”—2019渭南文化旅游推介会成都站,合阳县以“伊尹故里 诗经合阳”为主题,向成都市民充分展示全县文化旅游优势资源,面向成都游客,通过推介旅游产品,发布旅游优惠政策,诚挚邀请广大游客来合休闲观光、投资兴业。在活动现场,合阳县进行了精彩的旅游资源推介。

  【大荔县廉政书画作品展走进西城街道】7月8日,大荔县廉政书画作品展西城街道巡展拉开帷幕,旨在通过书画艺术的形式,诠释党的理论,廉洁文化,加强廉政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受到艺术的感染、文化的浸润、心灵的洗涤,更好的和正能量,丰富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使干部群众接受到一次的洗礼。

  【2019陕西省群众足球甲级联赛渭南赛区开赛】7月6日上午,“陕西体彩”——2019陕西省群众足球甲级联赛渭南赛区在蒲城县桥山中学开赛,来自全市的11支足球队代表各县市区参加比赛。该赛事由渭南市人民主办,渭南市体育局、蒲城县人民、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渭南市足球协会承办。

  【七月流火荷花艳,关雎重装再出发】《关雎长歌》节目演出力求完美,不断提升,精益求精,不仅加强了演员阵容,着力打造更震撼的实景演出;同时增添了更先进的舞台设备及灯光,带给观众朋友们非一般的视觉体验,让静止的水面呈现一部的精彩演绎。节目编排添加了《春耕》、《夏耘》、《秋收》三个场景的表演,突出了农耕生活的特色,体现了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档案专题馆挂牌】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档案专题馆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挂牌,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传习馆正式成为“专题馆”,并将与“档案馆”接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据了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有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与民俗、关中四合院等七个功能展区,展出了非遗相关资料、服饰、剧本、曲谱等实物近万件,展品覆盖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重要非遗项目223项,是我市宣传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陕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培训班在蒲城举办】7月3日至5日,由陕西省图书馆、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蒲城县图书馆承办的“2019年陕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培训班在蒲城县成功举办。各镇(街道办)文化分管领导、文化专干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及文旅局、图书馆工作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培训期间,省图领导、专家一行还深入蒲城县图书馆调研,参观了图书馆各个功能室,详细了解馆内藏书、人员编制、购书经费、古籍等情况,并对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古籍和文献进行具体指导,提出针对性,化解了基层总分馆制建设和古籍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

  【感受汉字之美|西安高新一小学子仓颉庙研学游】近日,来自西安高新一小三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仓颉庙,在仓颉庙开展“汉字寻根、文化探源”研学旅行活动。他们穿上美美的汉服,来到古朴的报厅前,走进非遗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仓圣典礼,诵诗书、游圣庙、习礼仪,体验古法雕版印刷。

  【司马迁祠】景点介绍:司马迁祠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人格和伟大的业绩。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规模介绍: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又据县志载:“水经注: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余年来屡经修缮,增建。

  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昌(高祖)生无泽(曾祖),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祖),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今嵬东镇有高门村,高门村南距祠墓约四华里有司马迁先茔。

  大规模扩建太史祠,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这次扩建由县令翟世琪与芝川乡老扬四可等二十人共同商议,在司马坡上架了一座天桥,用车把南塬上的土拉到司马祠前。没有几天,就填起堂基长9.6丈,宽5.6丈,把明堂填得又高又宽。为求巩固又将堂基及右岸用灰砖三层,从外严加封裹。基下左侧沟涧,自东绕而前,也填沟数丈为神,并用砖石砌成九十九层台阶,拾级而上,高入云表。

  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幽静。

  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年间。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坐像。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祠后为司马迁墓,筑于西晋年间,经金、元、清数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院内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再加上竞芳花木,充分显示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香。在司马迁祠院的后面,苍松掩映着司马迁的墓茔,这座形状极似蒙古包的墓,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改建的。

  在金元时期,少数民族者入主中原,此时《史记》已在全国广泛流传,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不仅为汉民族所接受,他主张全国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也正符合金元者的需要。忽必烈不仅在《史记》中看到了进步的民族观,同时也找到了本民族发展的渊源,他以为正是司马迁这位汉族史学家为更多的少数民族记录历史。于是他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为史圣改修了这座蒙古包形样的砖砌圆墓。

  解放后,党和人民对太史祠极为重视,加强。1956年8月6日,省人民公布司马迁祠墓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单位。1957年拨款进行了。1982年国务院公布司马迁祠为第二批国家文物单位。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78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祠内。形成古建筑群。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国家又投资230万元对祠台和北坡进行了加固维修。cwp-46

  司马迁祠民祭:对司马迁的祭祀,晋以前已不可考,人们的说法,是始于西晋。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司马迁的)遗文,大其功德,遂在芝水之南的高岗上建石室,立碑树柏,这大概就是司马迁祠的最初状况。

  至于祠后之墓,想必是殷为有祠无墓,终归是个遗憾,所以便在祠后封起个衣冠冢,以供祭扫。因为史学界对司马迁的卒年卒因至今尚无,吉春在其《司马迁生平大事年表》中就说:司马迁死年死因不明。司马迁,又死年死因不明,又不知身归何处,在百姓心中,总是个遗憾。为了抚平百姓心中的伤痛,殷公为其封墓,使其有始有终,也在情理之中。司马迁祠墓修起后如何祭祀,史志无载,但殷济创立司马迁祠墓,却功不可没!

  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历史上一直都有祭祀司马迁的传统,但是规模宏大、比较正式的祭祀是从2005年开始延续到现在。

  交通线.在韩城市、黄河大街、南关等地可以直接搭乘旅游公交前往,票价3元,直达司马迁祠景区,旅游公交大概每10分钟一趟。

  

关键词:旅游资讯